欢迎来到新城开明中学!

当前位置: 教育科研 > 专业成长

父爱无言  我心温暖

父爱无言  我心温暖

——读朱自清《背影》有感

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!在准备这次读书沙龙的时候,我特意去精确了解了一下“沙龙”的意思。“沙龙”的意思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,但其核心和关键一直是“自由谈论  各抒己见”这8个字。所以,这应该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舞台。所以在切入正题前,首先我想说几句题外话。

首先是这个教室阅览室,里面的书是我参与挑选的,仍然清楚地记得周日一整天,在南京的先锋书店和图书市场,张威雪主任带着媛媛、玲玲、梦云和我,我们一起挑选了至少1000本图书,那一天我们虽然早出晚归,可是非常开心,我为自己参与搭建教师的小小精神世界而开心,所以站在阅览室的舞台上,我感到激动。另外,我觉得阅读是一件开心的的事情,分享也是一件乐事,所以,我很真诚地讲一句,我很荣幸站在这里,与大家分享我的阅读体验,也很感激各位的聆听。

今天,我与大家分享的是我读朱自清先生的《背影》的一点个人感受。关于这篇文章,大家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。它也被选在了我们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里。我将就如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阅读感受。

一、背影之后

父亲细腻的爱

经典历久弥新的感动

《背影》这篇文章不长,一共只有7个段落。讲的也无非就是父亲在南京浦口火车站送别朱自清,在等车的过程中,穿过月台为朱自清买橘子的故事。可是,这其中交织的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,父亲对孩子一片浓浓的爱。

父亲为“我”买橘子时,我们的家里正遭遇着变故,家境十分惨淡。一方面,盛年时在我心目中,有能力又有本事的父亲却因为社会的原因失去了工作,切断了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;一方面,父亲的母亲——我的祖母不幸离世。在这样的境况之下,全家人中,父亲的心里最为心酸苦楚。如果是这个年纪的我们,还可以诉诉苦、颓废一阵子,可是父亲不可以,一旦被称为“父亲”,也就意味着你是这个家庭的中流砥柱,大多数的时候,你要足够坚强,为家人遮风挡雨,你没有资格软弱。于是,朱自清的父亲要到南京去谋一份生计。工作并不好找,那段日子可说是焦头烂额。可是,即使在这样的凄风苦雨中,他所放不下的,仍然是他的儿子。虽然这是一个已经20岁的儿子,虽然这是一个已经考上中国最高学府的儿子,虽然,这是一个已经在南京与北京间往返多次的儿子。可是,就像我妈妈说的那样,年近知天命之年的他,仍被我的外公时刻牵挂着。回家的路上会叮嘱她靠右行驶,慢慢骑车。文中的父亲也是如此,他并不能做太过惊天动地的事情,但他仍要处处为你着想。

他想着孩子还小,于是抢着跟运东西的伙计讲价;他想着孩子坐这么久的火车,硬邦邦的座位一定不舒服,所以他笨拙地尽可能为你挑选最好的位置;他知道你这一路一定会冷,所以即使他穿的是深青布棉袍、黑布大马褂,他也要为你置办一件御寒的紫毛大衣……等这一切做到位之后,他的心里还是空落落地,于是,看到对面那堆朱红的橘子,他决定得给你买一些。所以,他“蹒跚地走到马路边,慢慢探身下去”,他“用两手攀着上面,两脚再向上缩”“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,显出努力的样子”。橘子买来了,他觉得终于尽到了一个父亲当下多能做的最大的努力,于是他“扑扑身上的泥土,心里很轻松似的”与我告别。

全文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完全没有,可是父亲那点点关怀,让我的眼泪止也止不住。

背影之后,深沉的父爱,细腻的父爱,激发了所有人的共鸣,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会产生共振,这或许就是的魅力。他带给人历久弥新的感动。

二、后知后觉的我们

成长的弯路

当父母老成了孩子

如果说这篇文章还有另一个打动我的点,那一定就是朱自清的几次流泪。他让我意识到,在亲情这一方面,每个人都会走过的弯路。朱自清与父亲之间是存在着一些隔阂的。所以对于父亲的关心,他在那个当下只是感觉到父亲的“迂腐”,觉得“他说话不大漂亮”。所幸,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,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,但是最终他与父亲和解。读朱自清的《背影》,也勾起了我与我爸、我妈之间的回忆。我还记得,去年暑假,快开学的前一晚,我在洗澡,隐隐约约听见有不断地敲击声传来。等我出来,看到我爸在我房里,手里在忙些什么。他的身影挡住了我的视线,我很不耐烦地问了他一句:爸,你干嘛呢?吵死了。可是,当他把头转过来的时候,我的话立马就噎住了。我老爸在把他前一天给我买的一整盒家庭装的那种蚊香,一一掰开,方便我用。那一刻,我真的觉得,父母之爱真的很伟大。他包容你的一切,毫无保留地呵护你,不求回报地为你付出一切。

工作以来,我觉得自己像是住校生。因为各种原因,没法做到每周都回家。但是每次回家的时候,我妈总是请假,留在家里陪伴我和妹妹。她提前把床铺整理好,把厚实的被子拿到阳光底下晒。我在家的当天,无论早上多么赖床,她都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催促我。因为她似乎比每一个人都更能体察,她的女儿做老师,并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那么悠闲。反而是她自己,我和妹妹在家的那天,她起个大早去菜市场,买这买那,回来就一头钻进厨房,为我们操持着午饭。于是中午的餐桌上,菜品总是异常的丰盛,而且我们认为好吃的,下一次一定会再次出现在饭桌上,以致于我和妹妹都有些吃够了。所以每次吃饭的时候,显得并不那样积极。这时候,我妈总是小心翼翼地问我,是我做得不好吃吗?当我在不经意间抬头对上她的眼神,那一刻,我真的感受到了她“讨好式”的“小心翼翼”的关爱。即使如此,下次的菜品也一定有所更换。你看,我们是如此地后知后觉,总是在历经无数弯路之后,才能体会父母之爱的可贵。

而父母,也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,慢慢、慢慢老成了孩子。你会发现本来像山一样沉默也像山一样高大的父亲,日渐蹉跎,他也会孤独,微信上时常想跟你聊些什么;你会发现原本无所不能的妈妈,也会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,打电话过来问你,我可不可以这样做,你觉得这样行不行。当我无意间跟妈妈聊些最琐碎的烦恼时,等我已经快要忘记了,她却打来电话,很紧张地说:这个事情哦,我跟你爸商量了,你看这样行不行……时间匆匆流逝,他们开始保守起来,他们也会不知所措起来。

所以,成长的过程中,如果你感到轻松,一定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。所以,哪怕后知后觉,一旦当你察觉到父母的苍老,我们要做的,就是像小时候一样,用充足的爱包围他们,用足够的耐心陪伴他们,用自己的臂膀好好保护他们,让他们有爆棚的安全感。

这就是我读朱自清先生《背影》时,内心勾起的一些回忆和我的一些胡乱的想法。大学以后,工作以来,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,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,为一代代人诵读,正是因为它记录下了人类共性的一些情感,让不同时代、不同时空的人读完之后,都能想起他的父亲母亲,他的记忆深刻的“背影”,掀起他内心的波涛汹涌。所以,阅读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,阅读经典更是一件让人幸福的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。

三、阅读推荐

在交流的最后,我想向大家传递这一份幸福。我推荐另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——龙应台的《目送》。屏幕上的是它的经典段落,与大家分享。

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

再次感谢大家的用心倾听!非常感谢大家!谢谢!

图/许的蓉    文/夏容容

版权所有: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新城开明中学苏ICP备:1706811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