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新城开明中学!

当前位置: 教育科研 > 专业成长

愿你拥有有趣而又深刻的灵魂
愿你拥有有趣而又深刻的灵魂
——读刘瑜《送你一颗子弹》有感
 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本书,刘瑜的《送你一颗子弹》,这本书主要记录作者05—09年生活中的事,比如说今天遇到谁谁,今天看了什么电影,或者是偶然想到某些事情。但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记录,很多问题都上升到社会层面、哲学层面、政治层面。我看各种类型的书,除了政治时事类的,因为觉得枯燥乏味,但是这本书将政治和生活连在一起,生动有趣,诙谐幽默,她开启了我对书籍的另一扇门。
刘瑜开的一手好枪
  看了刘瑜的《送你一颗子弹》,她的视界,她对事物分析的透彻性,她用独到的政治眼光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丰富性。就好像,说到任何话题,她都能有自己特有的观点。有点王小波《沉默的大多数》的感觉,有些虽然偏激了些,但大多数确实深刻。
一个人看问题怎么可以这么深刻,这样追溯到她的学识,历经顶尖的大学,人大硕士、哥伦比亚大学博士、哈佛大学博士后,曾任剑桥讲师,现任清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。
  哦。一个情节记得很清楚,在剑桥搬家的时候,几百本书要送往图书馆,坐着地铁一趟一趟的送。日常的家,都成了书的海洋,经常听到书倒的声音。可见,博览了多么浩瀚的群书。
  她虽知识渊博、见解深刻但却没有政治家固有的执拗与功利,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是她的智慧与机灵。她没有官僚主义的气质,也没有博士的架子,按她的话说,她是“政治上六亲不认”的人。她的文笔幽默风趣却又不失深度,读起来令人倍感舒畅,偶有句子适合反复琢磨其戏谑背后的深意。她的书给人一种“待我经历完人世间所有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,我会把故事当成笑话,然后轻而易举地讲给你听,我只管说,你只管听”的感觉。
在饱受现代文明的冷嘲热讽下幽默的调侃着学术,政治,生活。以一个小女人的心态唠叨调侃着鸡毛蒜皮的小事,思考着世界格局意识形态的大事。饱含着生活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一个真实存在但却是我无法想象的人生,在她的记录下,快乐与真知像春水般舒适的流入我的皮肤。她可以一边有趣,一边深刻。在有趣的描述中,不经意了思考了很多。
  《送你一颗子弹》就像穿透臭氧与大气的子弹,承载着生活的乐趣与智慧倏然击中了我的心。
下面讲讲她扎进我心里的几颗子弹。
第一颗子弹: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
  PPT:“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定,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路。”
  刘瑜举例《月亮与六便士》的主人公。你能想象这个朋友突然有一天离家出走了吗?然后等你再听说他的消息时,据说他已经到了巴黎,正从头开始学画画,要做一个画家。=但是毛姆却写了这样一个人,他的名字叫查尔斯,在留下一张内容为“晚饭准备好了”的纸条之后,他离开了自己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,去了巴黎。那一年他40岁,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,身上只有100块钱。
但,这并不是一个追梦人如何历经艰险实现辉煌的励志故事。
  5年之后,他在巴黎贫病交加,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,若不是朋友相救,几乎一命呜呼。后来,他沦落街头成了码头工人。又过了几年,他自我流放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,身患麻风病,双目失明,临死之前叫人把他的巅峰之作付之一炬。15年之内,这个伦敦的股票交易员风驰电掣,越过城市、越过文明、越过中产阶级,越过太平洋,越过人性,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。
  刘瑜说:“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自我绑架,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。”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,他却在做减法。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。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穷困潦倒,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个君王。他不是选择了梦想,而是被梦想击中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就是“我必须画画,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”。梦想多么妖冶,多么锋利,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,逃向功名,或者利禄,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。但是查尔斯拒绝成为“人们”里面的那个“们”。满地都是六便士,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。
  刘瑜的话让我深思,自由到底是什么?是像查尔斯那样抛弃所有吗?后来我想其实自由是一种自我支配的能力,能站在独立思考的立场上保持生命本质里最纯粹的东西,保持活泼的趣味和独立自我。但大多数人对人类之间的冷漠隔阂中忧惧,迷失的人们在物欲里沉沦,一面痛不欲生,一面甘之如饴。有趣的是,我们常常在自省的过程中厌恶自己的软弱和缺乏勇气的同时,却很容易把对自己的鄙视转化为对赞美。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慰藉中寻找安宁,用功绩和成就安抚未达到的期许。环顾四周身边的人和我们都是一样,就又心安理得的继续。
  很多人说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,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我们没有勇气和足够的努力去改变生活,去追求自由,不是吗?
第二颗子弹:一个人就像是一支队伍
  PPT:怀才不遇,逆水行舟,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,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,不气馁,有召唤,爱自由。在辽阔的世界面前,一个人多谦卑,他就多快乐。
  刘瑜妙就妙在她把那些斩钉截铁的鸡汤口号们,用一种嬉皮的方式叙述出来,就像她的网名“醉钢琴”一样,她优雅的娓娓道来:
  “一个人也没关系。一个人也可以好好的,一个人也要相信自己,一个人照样活的精彩。”
  这么一段,着实安慰了不少觉得生活不够丰富的人,接触的事件不够多的人,没错,即使世界很小,你还有最靠得住的你自己,依然可以对自己招兵买马,让自己丰富多彩。
第三颗子弹:爱情饥渴症
  PPT:饥饿会影响人的判断力,这母庸置疑。
  爱情也一样。你以为你寻找的是爱情,到头来才发现自己被饥饿蒙蔽,寻找的不过只是一剂医治“饥渴”的膏药。所谓饥不择食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等你把自己随手捞来的包子苹果塞进肚子,大半饱之后,也许会突然发现,其实你并不爱吃这些包子苹果,其实这些包子苹果并不美味。
刘瑜为曾经的我开了一枪感情观的子弹:再饥肠辘辘,也要有耐心。
  她说:“耐心是一种美德,其基本的道理就是,你的饥饿,不应该是让一个霉包子糟蹋你胃口的理由,也不能是你浪费一个好包子的理由。很多时候,冲动里面有一种快感,而另一些时候,远离则是一种操守。”
  讲到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,我们都知道胡兰成是个风流成性的男人还是个汉奸。但刘瑜写到,如果我们不用斤来衡量芭蕾舞、用米来描述莫扎特,用怎能用一生、半生、九又三分之一生来衡量爱的质地。
  重申张与胡的爱情,觉得确实是非常值得的。虽然经不起时间和空间,但毕竟曾经深刻的懂得。
  她同样深刻。对政治的自由,对婚姻制度,对苏联,对东德西德,对电影、书籍、音乐、戏剧都有读到的见解。当没看过评论的主题时,一般不想看任何人的评,看不进去,而她的评不一样,深刻有洞察力,让人有看下去探索的动力。
小结
 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带给我们细碎零散的感动,正在用乐观坦然滚成巨大的铁球,用力的撞击着被桎梏的生活,被囚禁的笑容。
就像刘瑜所说,在辽阔的世界里,你有多谦卑,你就有多快乐。活着本来就是简明,安静和值得尝试的。
  我们应该把生活过的跟书里一样阳光自由,充满温情和努力。《送你一颗子弹》里有一段很喜欢的话,跟大家分享。
  PPT: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、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,决定他生活的质地,是一个人的眼睛、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,决定他生活的色彩。这样说似乎很唯心,但经济学家说,一个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效用,而效用永远是主观判断。所以我想,至少我希望,这本书能带动读者和我一起响应苏格拉底先生的号召,去实践这样的人生态度: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。
  这句话的山寨版说法是:没有无聊的人生,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。
  我觉得看刘瑜的文字很过瘾,她拿着思想的AK-47,向每个大脑空空如也的人射击。《送你一颗子弹》,在我心上用力开了一枪,思想就产生这声巨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/许的蓉    文/范庆茹

版权所有: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新城开明中学苏ICP备:17068111号